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2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26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03篇
  3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分析肾母细胞瘤术后患儿血清中Bim和ULBP2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患儿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患儿60例,根据不同分期分为2组,分别为中期组(Ⅱ~Ⅲ期,43例)和晚期组(Ⅳ~Ⅴ期,17例),人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Bim和ULBP2的含量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与中期组瘤组织相比,晚期组瘤组织中BIM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ULBP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瘤旁组织相比,两组瘤组织中BIM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ULBP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均<0.05)。与术前1 d和术后1 h相比,术后1 w两组患儿血清中Bim含量均显著上升,ULBP2含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而两组患儿术前1 d和术后1 h相比,两指标变化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中期组相比,晚期组术前1 d、术后1 h以及术后1 w,患儿血清中Bim含量均显著上升,ULBP2含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与中期组相比,晚期组术后复发、肺转移以及死亡等不良预后状况的总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状况与其根治性瘤肾切除术后血清中Bim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中ULB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肾母细胞瘤术后可通过患儿血清中Bim和ULBP2的水平变化对其复发及预后进行评价,其预后状况与根治性瘤肾切除术后血清中Bim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中ULB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
慢性伤口迁延不愈。外源性电刺激提供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电流,其独特优势是使电荷调控伤口,促进伤 口愈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成为目前组织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介绍一些常见慢性伤口 的形态学和电生理特性,主要探讨目前电荷调控伤口愈合的形态学改变、可能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20)和造模组(n=80),造模组大鼠均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致骨质疏松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20只,造模12 h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予3、6、12 g/kg二至丸灌胃,1次/d。模型组与空白组均予1 mL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8周,比较各组骨组织病理学、组织形态计量学、骨密度生物力、血脂代谢、组织Wnt/β-catenin通路标志性因子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脂肪细胞明显增大,脂肪细胞密度、面积、FLAW、PPARγ显著增加,外周血TC、TG和LDL-C含量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大鼠上述指标表达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V/TV、Tb.Th,Joint、骨密度、弹性模量、最大载荷、Wnt3a、β-catenin、LRP5表达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上述指标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二至丸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Wnt/LRP5/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分析探讨基于调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机制。方法:选取8~10周龄的雌性同窝小鼠(观察组)与小鼠(对照组),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观察小鼠状态,检测血脂指标,记录易损斑块的病理状况。结果:所有小鼠顺利完成实验,未观察到局部和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小鼠造模后2周、4周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G)值比对照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造模后2周、4周的动脉内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观察组心底、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对照组更显著,脂质核心面积增大,泡沫细胞显著增多;观察组小鼠造模后2周、4周的易损斑块面积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的MMP-9相对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CTGF缺失表达可抑制MMP-9的表达,促进血脂代谢正常,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MP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5日于华润武钢总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45例,另选取2017年9月1—2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住院诊断治疗的MPP患者38例。对COVID-19和MPP的肺部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VID-19肺部CT征象1)分布:单侧发病5例,双肺发病40例,主要以胸膜下(40例)及小叶核心(38例)为主,2例重症患者见两肺弥漫分布;2)密度:仅为毛玻璃影(GGO)10例,GGO+实性兼有者35例;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43例,胸膜平行征33例,铺石路征38例,"反晕征"3例,2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可见肺气囊征象,未见空洞出现。MPP肺部CT征象1)分布:病变呈大叶性分布2例,大部分呈小叶性分布36例;双肺下叶病灶27例;2)密度:GGO 36例,病灶有实变21例;3)伴随征象:典型树芽征25例,小叶间隔局限性增厚21例。纵隔和肺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的积液征象。COVID-19实变率较MPP高(P<0.05),两者GGO及胸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和MPP的CT表现都以GGO为主,但COVID-19少见支气管壁增厚,分布为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区域,与支气管分布无关,病变实变率较高;MPP病灶与支气管分布关系密切,并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alo同心圆性硬化(Balo's concentric sclerosis,BC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缓解型BCS患者4次发作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相关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患者先后出现头晕、呕吐、视物模糊、面部麻木、行走不稳、耳鸣、左侧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及眼震、痛觉减退、肢体肌力下降、巴氏征(±)、共济运动异常、偏瘫步态等定位体征。患者先后发作4次,其中1次为亚临床发作,仅表现为影像学的复发;(2)辅助检查:CSF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蛋白正常或增高,第1次发作CSF-OB(+),余3次为(-); 3次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异常; MRI显示左侧桥臂、右侧颞叶、双侧基底节、双侧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右侧小脑半球、左侧枕叶、颈髓、胸髓等部位异常信号,大部分病灶呈同心圆样改变,直径1~3 cm,同心圆层数为3~5层,也有部分病灶呈斑片状改变,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经过激素冲击治疗后多数病灶明显缩小;(3)治疗及预后:对激素治疗反应好,冲击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BCS常见于青壮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多样,可为缓解复发病程; CSF可有白细胞数和蛋白水平增高,CSF-OB可为阳性; MRI可见同心圆样病灶与斑片状病灶共存,可累及脊髓; 对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6岁,因反复胸痛20余年,加重1年,于2014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多在清晨发作,每次持续约数十分钟后缓解,惊吓、劳累时加重,未予以重视。近1年自觉胸痛症状加重,表现同前,持续时间较长,每次持续约1h后能缓解,劳累、休息时均可发作,伴乏力,查心脏彩超示:马凡综合征;查胸部CTA示:主动脉窦及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查冠状动脉造影示:未见明显狭窄;为求手术治疗,以“马凡综合征”收住心血管外科。幼时即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烟酒史及家族相关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0℃,呼吸20次/min,脉搏56次/min,血压132/50 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体形瘦长,四肢细长,双上肢呈蜘蛛指改变,头长、面窄,双眼内斜视,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咽无充血,胸廓无按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5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2014年7月7日门诊心脏彩超示(图1):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考虑马凡综合征可能),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及右房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壁增厚,左室收缩功能稍减低,二、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心包少量积液[心腔内径( mm):LA(前后)45, LVD(前后)81, RA(左右)47, RV(左右)39;室壁厚度( mm ):IVSD 14, LVPWD 13,LVEF 48%,肺动脉收缩压46 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Ⅰ°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女大学生进行宫颈癌预防及行为干预和近期效果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宫颈癌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杭州师范大学439名在校女大学生,对她们进行宫颈癌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并调查分析干预的近期效果。结果经干预后,女大学生对宫颈癌预防知识和HPV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愿意接种HPV疫苗的比例由77.8%上升到91.0%(χ2=28.17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自己可能患上宫颈癌、担心会意外怀孕和知晓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做相关疾病筛查与女大学生的HPV疫苗接种意愿有关联。结论对女大学生开展宫颈癌防制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促进宫颈癌防制的积极作用,但干预效果仍有待提升,应持续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